Q1當我國不再是民主政體時,
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您是否依舊愛國或改變決定?
A1我還是會依舊愛國,對我而言我愛的是台灣,我認為台灣這個國包含這片孕育我們長大的土地,還有我認識一群同鄉的人等……,我們都生長在這個地方,在這長大,在這裡學習,會為對方的一切感到驕傲,所以無論政體是什麼,我都會愛著這個國家,而且非民主政體,並不一定是不好的吧!說好聽點,我們可以攜手去適應新的政體,說難聽點,當我們覺得不適應,甚至是受到壓迫,那也可以反抗,所以我愛這個國家不會因為政體、政府等……而改變。
Q2愛國與愛政體有何不同?
A2 愛國就像如上我所述一樣,我認為這種是很難去改變,甚至愛國心是不可能被變動,操弄政治、政策等……是政客,基本上他們跟台灣是兩回事,所以就算今天受到政府壓迫,我相信會恨會討厭政府,但是還是會愛台灣!
回到問題,愛政體,如我愛民主這種政體,所以只要是所以民主體制的政治體系我都愛,美國、台灣等……但當他們不是這種政體,那我的愛也會相對的消失,所以我認為愛政體的先決條件是這個國家的政體是你所愛,但有可能會變,因為政體也有可能會變,所以這種愛可能會消失,但是愛國家的愛恐怕比較難消失,我想過在什麼情況下我愛台灣的這份心會消失,台灣被佔領嗎?被殖民嗎?被水淹沒嗎?這片小土地被炸掉之後嗎?可是在我記憶已經將台灣記得很清楚,而且這是我的國家,所以我覺得這種愛國的愛要消失比較難,也許因為這種愛比較出於人性某部分吧!也沒人規定要愛國,愛國也沒什麼好處,甚至有時候強迫自己買國貨(有利有弊)……,但就是因為我在這長大,經歷了自己的人生,也參與了這個國家的一些事情(有大有小),所以我愛國。而這種愛比起對政體的愛更難改變。
Q3這兩者的「愛」到底是指什麼?
A3愛國的愛我認為是出於人性某部分,似有條件但又無條件,我生長在這,經歷了自己的人生,也參與了這個國家的一些事情(有大有小)等……所以我今天會愛國,但是假設我在美國出生又經歷事情也參與事情,但是我會愛美國嗎?我的答案是不會,這要探討起來大概很複雜,是因為認祖歸宗的觀念嘛還是……所以我覺得這是似有條件但又無條件的愛,我認為愛國的愛指的是打從心裡的喜歡、愛好吧,不管是包括什麼因為什麼,甚至是無條件(無理性), 至於對政體是因為後天的認知,後天學習過後的比較的選擇,所以我認為是經過比較所去選擇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