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主題不外乎就是以公平正義為出發點來做一個建設性的討論。然而大家容易在過程中陷入一種齊頭式平等的迷思當中。我這麼說個故事吧!在一個野生的草原與森林裡,食物的已經開始短缺;於是所有動物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撐過這個食物的洪荒期。兔子說應該公平的分給所有動物一樣多的食物,這樣最公平。大家聽了似乎也滿同意這樣的方式;然而以獅子為首的大型動物卻不滿意兔子這假惺惺自以為是的分配方法。因為如果食物都分一樣多,那麼大型動物勢必會餓死,而小型動物則會留下許多的存糧。最後獅子墘剛獨斷的決定以每個動物的體型大小來分配食物,最後大家都安然地度過這個難關。我所要表達的即是,正義與公平並不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準繩。而是一種由人類在心理上對於制定社會規範上的容忍程度來決定正義與否。我先撇開混亂無政府狀態的正義不談(即非正義決定勝負,而是勝負決定正義的自然狀態)來討論這樣的情形。
- 世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型的競技場,所有的獲勝都是零和的。現代的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下,便是提供一個這樣的場域讓所有的參與者能盡量公平競爭。競爭者大略可分為三大類:
- 第一、 有錢人,他們擁有龐大的資產,致力於達到一種時間性的終極收斂。其方法即是透過搾取中產階級與下層階級的方式來完成這樣的目的。
- 第二、 平民,包含中產階級與低下階層的人。他們擁有人數上面的優勢,屬於整體社會的棟梁與中流砥柱。追求向上層階級的發展與對於他們生活水平維持上的保障。其方式就是透過多數的力量影響政府來捍衛他們的權利。
- 第三、 政府,有別於有錢人與平民,掌握公權力與政權的社會菁英。有錢人擁有資產、平民則擁有多數,而政府則擁有權力。政府致力於其權力上的極大化,然而卻受制於平民的多數與對於有錢人在資產上的需求。因此政府必須周旋於兩者之間以獲得最大的權力。
- 雖然,三者的競爭總是在多數利益上相互牴觸。然而確保有一個一致的理性共識,那就是防止其中一方被徹底擊敗。當有一方被徹底擊敗之後,社會的安定性也就消失了,而這樣的不安定將會導致一個終極的崩潰;這樣的情況之下所有階級的利益將都會被犧牲,因此這個理性的共識將會盡其所能的堅守住這最後一道底線,如果需要用一個詞彙來形容那就是「社會正義的存續」當三方都還認為社會正義的事實還存在的形況之下,這個社會便不可能有自我崩壞的危機。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淺談正義的意涵(請各位指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