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國不再是民主政體時,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您是否依舊愛國或改變決定?
人的生活經驗影響了本身的價值觀與思想,如果已經習慣了民主政體的制度與生活方式,若忽然改變,我想我對國家將不再有認同,並有意識的感到自己正在受壓迫,甚至連靈魂都感覺被囚禁。
在專制政體裡,「愛國」也會是權威者用來暗示甚至強迫人民接受暴力統治的手段,平平都是以愛國之名來驅使或搧動,專制的政府卻要定義愛國應符合的標準及該有的行為。
這樣的愛國,就不再是從心發出的、對土地及同胞的認同,而只是強人非法統治的手段,他們行朔了一個偉大的符號,使人民在群體中漸漸的消抹了自我,變成任人操縱的玩偶。
可能我會愛這塊土地,愛我的親人和朋友,但這是人與環境間的感情,不再是愛國。
愛國與愛政體有何不同?這兩者的「愛」到底是指什麼?
愛國在我看來,僅是愛一種符號,國家好比一群人訂定了遊戲規則,說好了互不侵犯,接著一起生活在那個時空,如果是這樣,那你在愛甚麼呢?
你愛的可能是幾千萬人都相信某個信仰時的感動,或是身為群體的一份子時那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但這並不是國家,這只是你的想像。像希特勒這樣的獨裁者,便成功的利用了這種想像來達到恐怖的目的。
符號會煽動人、會影響人的行為,有時候甚至會感動人,這難道不是群眾心理在作祟嗎?國家聽起來就像個偉大的作為,似乎單一一個渺小的個人就理當犧牲自己來成全它。沒錯,有的犧牲是為了下一代的美好未來,但有時只是犧牲在某些野心家的貪婪。
這使得一味的愛國變得很愚昧,不知道自己的忠誠是不是建立在謊言之上。
愛政體就不一樣了,政體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的認同,好比中共無論如何都想用大中華民族的概念試圖拉攏與台灣之間的距離,但是事實是,即便我們再認同中國這個歷史的想像,依舊無法使我們願意接受中共政體所代表的野蠻及暴力,以及缺乏自由、民主、人權這種普世價值的中國社會,而愛就是對你接受的事物參與、付出與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