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不再是民主政體時,身為中華民國國民,我仍依舊會愛國,但這愛國是有個前提,那就是這個政府能滿足人民的生活基本需求。 對於我們一般市井小民來說,讓我們餐餐能夠溫飽,能夠過個好日子,似乎才是最重要的。其實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人民之所以會起來反抗政府,主要就是因為人民普通貧窮,三餐無以為繼而生活困苦,貧富差距大,希望能有所改革,而非針對獨裁政體而來。所以,我認為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辦法讓人民滿足溫飽等生活最基本需求,怎麼可能對這個國家產生光榮感,認為「我生在這個國家是一件幸福的事」,不會想移民他國,去追求好日子呢? 其實,民主並不能提供人民溫飽。因為在許多民主政體的已開發國家,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但卻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在那裡。其實我們翻翻史書,會發現古代有許多明君,他們雖然都採行獨裁政體,但他們仍然能夠使人民生活過得很好。所以,我覺得民主並非能夠使人民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夠使人對這個國家產生光榮感,而不會認為我在這個國家毫無前途,連吃個飯都成了問題,進而萌生遠走高飛,移民他國的念頭。 愛國與愛政體有何不同?愛國如前所述,覺得自己待在這個國家有光榮感,未來會有前途。這裡的「愛」指的是喜愛而覺得光榮;而愛政體當中的「愛」我認為則是「選擇」,是你覺得民主與獨裁政體,經過選擇之後那一種對你比較有利,兩者有很大的差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