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本片的哪一項元素、角色、畫面、器物、對白或其他,最符合您心目中的國家形象,請說明理由,即藉該片回答「什麼是國家」
我認為在影片中,海軍陸戰隊訓練營內的種種,體現了國家之於人民的權力與權威性,若說開頭剪頭髮的片段代表的是人民平等,那我認為教官嚴苛的言語及訓練就是國家的權威性,即便是有這麼多的不合理,但是因為具有合法性又一直強調著這是對主權的維護及捍衛,而迫使人民加以遵守,但這是否是能改變的?
我覺得小丑和派爾在影片中代表著兩種人民面對國家的暴力(?)時的態度,小丑代表並未受到特別迫害然一再嘗試改變的一方,而派爾則是雖為弱勢,卻被壓榨最甚,亦無法反抗的一方
小丑在旁白中提到他認為在營中所培養出來的是假的勇氣及愛國心種種,而當教官說陸戰隊的弟兄將會為國捐軀時,他說:是我還是約翰韋恩?就像是在嘲諷美國這樣的英雄主義,而這樣也似乎象徵著人民對於政府權威的質疑,但是他卻只是被打了一拳,沒有改變任何事,但當小丑和教官有第二次衝突時,卻因此得到認可; 我認為兩次的差別在小丑說的夠清楚,而且堅定,雖然並沒有改變教官的態度,但卻多少改變了一個默默承受國家暴力的社會
派爾則是打從一開始就被不斷的打擊,教官不斷對派爾以訓練為名,不斷地要求他做到超越他能力範圍的事,而當教官要其他弟兄(其他廣大的人民)為派爾承擔懲罰時,眾人卻不是選擇向不合理的權威反抗,而是在暗中攻擊派爾,於是最後派爾殺了教官,也自殺了;我認為這是否隱喻著國家常常以種種幫助之名,壓榨著弱勢的族群?(譬如說:美國政府和企業合作的社福計劃,美其名幫助弱勢家庭,事實上,只是使企業減稅以及廉價勞工的合理化)而當國家決定讓弱勢吃甜甜圈,而由其他人民來承擔國家對弱勢的照顧,使人民從原本的不關心形成對於弱勢的不滿,這是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國家暴力呢? 而當最後派爾的暴走,似乎是代表弱勢族群們在求助無門下的極端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