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金甲部隊(99114241)

為了回答「什麼是國家」,我提出兩個問題。

一、國家在人民前,扮演什麼角色?
二、人民該對國家唯命是從嗎?

「小丑升上班長,因為說出事實。」
在軍營裡,每個人都對掌握權力的士官長唯命是從,只有小丑敢於與之對抗。
於是小丑得到稱讚,成為了班長。
人性的真誠、良善,在權力衝突的時候可能與現實需求相悖。
小丑說出的事實,代表著人性的良善、真誠。
在一個思想自由的國家,少有人會自願為國家喪命。
然而在戰爭時,這種良善卻不得不棄置於一旁。
平衡這種良善與現實之間衝突的人就是國家。
海軍陸戰隊的士官長就是扮演現實與良心的中介,也許在無可奈何的狀況,也許全然同意。
不過士官長本身的想法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改造這些新兵為殺人武器。
從這點可以延伸出:
國家可能把黑說成白,可能是非不分,但它的目的只要貫上為了保護國民、為了追求人民福祉的名號,即便是不合理的要求,通常也可以很迅速地被國民所承認。
因為一般民眾也不曉得如何處理這樣重大的問題,也對於政府政策的反應較為遲緩。
被徵招的青年不知如何抵抗,也對於目標感到徬徨,因此只能任由士官長(國家)擺佈。

人的能力有強弱之別,身分也因私有制及社會的發展而有了高低之分。
一個社會中往往存在著種種權力關係,拿影片中來說,美軍有槍能殺人,有錢能買春。越南人民手無寸鐵,只能賣身來換取金錢。這就是一種權力關係
在我心目中的國家,建立的不是上對下如此簡單的關連,在自由民主國家中,國家的權力是由複雜的民意所組成的
國家若以單位來計算,並不可說是單一的人,而比較像是一個權力機構
然而就因為這個權力機構的權力來源太過紛雜,以至於當錯誤發生時,難以追究其問題根源

那麼談到第二個問題;
國家所做出的平衡權力的仲裁,人民應該一併接受嗎?答案是否定的。

國家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存在著權力的衝突,而不得不產生一種仲裁機制。
在軍營裡平衡內心的衝突,在社會上平衡權力的衝突
有能力同時也被准許這麼做的人,只有國家
但是如同第一段結尾所說的,國家的決策包含著正確與不正確
我認為,當國家走上不正確的道路時,人民有權利抵抗國家,而事實上在民主國家中,人民也的確擁有這種權力。只是因為太過分散,不能快速發揮效用。

3 則留言:

  1. 個人、國民、人民與國家的應然與實然關係各是甚麼?分歧或同一?

    回覆刪除
  2. 一、個人
    我用「個體」一詞來代替個人來解釋。
    個體是一顆獨立於社群或者國家之外的棋子。
    它在思想有其獨立意志,行為也不受任何法律拘束。
    因為不存在於任何一個社群裡,個體只關切自身的利益。
    個體在不與其他人產生關聯時,具有思想及行動的獨立性。
    這是我認為的人類原始態樣。

    但這種原始的態樣已經不存在於權力結構複雜的現代社會。


    二、國民

    應然面:
    個體被放置到國家中,與國家產生了契約關係,簡單的來說就是權力義務的相對關係。這時候個體的自由就會就受到國家的拘束。國家有保護人民的責任,人民也有為國家付出義務的責任。

    實然面:
    但是人民究竟要付出什麼義務、又要付出到什麼程度,是社會中長期爭議的問題。
    就這部影片來說,
    為了國家安全,國家可以實施徵兵嗎?
    國家可以決定奪走軍人的生命嗎?(我認為送上戰場等同於剝奪他們的生命權)

    三、人民

    應然面:
    人民是個體的聚結體。在一群人當中存在著許多衝突,
    此時將會需要一個強者來提供庇護。
    這個強者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國家。
    但是人民的訴求除了追求利益及和平之外別無其他,
    因此對於強者所持的態度並不存在著忠誠。
    當強者失格不適任,則人民改弦易轍。

    實然面:
    雖然說民意是國家權力的基礎,
    然而人民對於強者所能發揮的牽制作用,往往有限而渺小。
    人民因為受限於能力及種種原因,
    事實上並不能自由地選擇他們的主政者。
    因此人民只好繼續扮演國民的角色。

    回覆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