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我們知道的中國歷史中,愛國,是在國家有難當中,哪怕是妻離子散,顛沛流離也願意為國家付出生命,戰死沙場的一群人。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
陸游--知名的愛國詩人,在其詩<<示兒>>中,就連在死前也是抱著統一中原的夢,就連死後若國家統一也必定要兒子告知他。這是我們從中國文學中看到的愛國例子,當然,不勝枚舉!
相較於當代,我們在幼稚園、小學都被教導著唱國歌要立正站好,越長大卻越不當一回事,似乎,我們都忘了什麼是「愛」國家也或許愛的定義不再像過去那麼狹隘。
什麼時候大家才體會的出生長在這片土地上這群人的愛國心?我想是當你的國家受到威脅,在國際上不受尊重或重視時,你才能明顯感受到大家愛國的氣勢如此強大。我們曾經連署過反對廢繁體中文!我們曾因楊淑君跟國際發生爭執,也因此拒買韓貨!我們靠著微薄的力量,即使是國民外交也要讓世界看到台灣這個小國家。就竟「愛國」是什麼?我想是對妳生存的土地有認同感,即使沒有能力去改變社會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支持這個地方。又例如,我認為愛用國貨也是愛國,MIT不一定比別人差!這也是種肯定自己國家的行為。於是,我認為愛國的定義其實很廣,不一定要犧牲自己才能說是愛國的表現。當你可以自信的對外發聲,勇敢得替國家講話,進行辯護,那麼......你是愛國的。它雖抽象,但其實一點也不難發現。
身為國民,我認為愛國是我們的權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權利是主動的!只有認同自己生活的地方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愛國,因為是自己心甘情願,我們才會願意為國家付出,也願意參加國家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務。在一個我們生活的地方,我們積極的使用權利,讓這裡變得更好,更符合大多數人期待的國家。
此外,我想愛國是沒有相反詞的!沒有人生而討厭自己的國家,或許可以不同意統治者而對政治冷漠或是進行社會運動甚至推翻政府,但我想出發點必定是與自己內心的理想國家不符所做出的抗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