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個人之於國家(99114118)

身為一國國民,愛國是義務還是權利?愛國的相反詞?但愛國到底是「愛」甚麼?甚麼行為才算是愛國?
在我看來,愛國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語詞,有人將它實踐在行為上,但它究竟是思想或者是行為?。歷史上常有人以愛國為號召發起活動,革命、訴求,或單純的遊行,但是究竟他們的目的與愛國又有何關聯?國家是一個類似社會的集合,在"社會"成長至一定的階段,其中必定會出現許多階層差異,當這些差異的比例越來越不協調時即會面臨崩潰的處境,這時"國家"就出現了。它將所有人賦予一種新的、平等的角色,它維持了階級的秩序(或說是保障優勢的地位),它讓原本覺得自己並非主流的一群人,相信自己同時與那些強勢者擁有一樣的權力,並且認為,它們能夠改變{之前}社會上的處境,就像是一個謊言,當先前(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時,有人再丟一個謊言(國家)去彌補之前的洞。回到問題上,愛國為何?我會說是一種反饋。當國家帶著給予強人保障、弱勢者新的權力時,無不感覺雨露均霑,這時他們都會認為「這都是"國家"的功勞」,相信他會為了所有人帶來更好的將來,並甘願付出自己的權利來成就自己相信的利益,例如,對於有錢人來說,納稅,用自己的部分的財產來保障自己全部的財產。又或者對於窮人,兵役,用自己的肉體保障自己在社會的地位這就是愛國,在大家都相信自己又與社會上所有人的地位相等,為了繼續保障其地位而付出的...東西
愛國並無相反詞的存在,當個人出現愛國的行為時,這就是肯定的,只有"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疑慮,並非相對
國家的出現同時也提供了選擇的權利(選擇你承不承認它),但是無論你選什麼(或是不選),你都還是在它之下,受其統治。你可以不愛國,但是你被統治;你可以很愛國,但是你被統治的有罪惡感,你需要對他有所回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