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論家庭、所有制與國家的起源〉: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99114221)


在西歐社會史上,共發生過哪幾次社會大分工?恩格斯說:「國家決不是從外部強加於社會的一種力量,……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國家到底是甚麼?與社會大分工有何關係?
在西歐社會史上,首次的分工即為人們在第一階段的蒙昧時代中,在高級階段中手工藝(包含製陶術、手工織物及磨製石器)以及武器、房屋的出現。手工藝及武器、房屋的出現代表了人民不再像之前的低級及中級階段一樣,只有為了食物而工作。到了高級階段,他們開始為了滿足人類生活的其他需求(為了定居而建造房屋、為了在水上行動而建造獨木舟)。此時的人們,因此完成了一種基於生活需求的社會分工。接下來大規模的社會分工,發生於希臘雅典。在這個時候,國家出現了,氏族制度幾乎土崩瓦解,國家分成了貴族、靠賺錢致富的商人以及一般的勞動者。這時共產的概念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私有制,隨著工業及交換的進一步發展,生產部門(包含農業、手工業、商業、航海業)之間的分工日益充分的發展,而居民依職業分集團。
國家是什麼?在文本中,我們可以知道國家是由氏族及部落社會演化而來,而這些部落和氏族社會,都是由人民所組成的。國家擁有了人民,就必須有一塊土地,讓自己的人民能在那塊土地上生活,而非像古代氏族及部落社會一樣,沒有劃分明確的疆界。而政府機關,則是一個常設性的組織,這個組織中必有一個領導者,因為隨著境內的人民越來越多,所以不能像古代的部落社會一樣,有事情就叫部落內的人民決議討論,這樣不會有效率。至於主權,則代表著國家的最高性,國家誕生後,誰侵犯了這個國家的利益,我除了可像古代部落一樣發動戰爭外,也可派外交使節去談和。因此,國家雖然由人民組成,但相對於古代的部落及氏族社會,組織(政府)強化了,對內及對外的權威(主權)也有了,國家有了相對於部落與部落之間,更為明顯的領土界線。因此,相對於古代的部落及氏族社會,國家是由人民所組成的多功能組織體。
在社會的分工中,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是藉由各種方式(包括各種法規命令及政策),引導整個國家的人民進行社會分工。例如在文本中提到的希臘雅典,藉由發行貨幣,促使氏族社會中的共產制度無法發展,工商業卻得到了發展,社會分工日益顯著。另外,在工商及貨幣發展的同時,使得勞動者或債務人與貴族或商人的財富差距日益增加,這將強迫他們(勞動者或債務人)只能繼續從事他原有的工作,而不能出任有財產限制的公職(此財產限制是國家訂的),出任公職成為有錢人的專利。這也是另外一種的社會分工。

1 則留言:

  1. 若能讀得周全和深入一些,可以寫得更好!倒數第二段顯然倒果為因!重讀和改寫才是明智之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