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愛國與愛政體 (99114241)

在美國,只有在地出生的美國公民可以競選總統。在台灣,人民經常對於那些持有他國身分證明的公職人員有所批評。地方縣市選舉時,政黨通常不會貿然空降,而是選擇在地人作為候選人。
愛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但行為卻可以透露出端倪。
人們常認為,只有切身與土地相連結的人才有資格管理這片土地的事務,這種概念的運用展現在每一次的選舉中。

僑民可以說他愛國,一個在台灣旅居的外國人可以說他愛台灣,但這種愛跟台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稱的愛是不同的。

土生土長的中華民國國民的愛是什麼呢?
我覺得愛的展現並非都是正面的,
不管一個人口頭上多麼褒揚他的國家,始終不是愛。
愛國是,當國家將犯人釋放時會讓我感到恐慌;當國家增稅時我感受得到經濟壓力;
當國家要選出一個領導人時我會在意他是不是領有一張美國綠卡。
政治新聞版放的是本國政治新聞,地方也是如此,你在台北買報紙就會讀到大台北生活版,
而不是桃竹苗或大台中。
我們對事實生氣,憤怒,甚至貶低自己的國家,
無論我們是否認可國家所做的一切,無論國家是否獨裁,我們仍舊會對它有所關注。
當你被國家壓榨時,你會抵抗,因為你無法無視國家正對你施行的暴虐。
也許有些人會選擇沉默,但沉默並不表示事不甘己。
因為被國家牽動著,所以我們愛國。

這種愛國跟愛政體是兩回事,
今天,假使我國成為了獨裁政體,愛國心促使我去思考應對的策略,愛國心讓我思辨要民主或者要生活。
愛國家,是與國家分割不了實質關連所以有所行動或思辨(愛實體);
而愛政體,則是喜愛國家的統治形式。(愛形式)

2 則留言:

  1. 您還是未說出為甚麼愛國,如何確定您是愛國、不愛國或叛國?當一個國家成了專制政體,且穩定施行,這不就是告訴您,同胞都接受了這種政體。如果有人說,您要民主,民主就是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如今多數人皆對專制無異議,自願接受專制統治,為甚麼您不願意尊重多數?您要如何作答?

    回覆刪除
  2. 1.國家之於國民形成了一種關連,這種關連的緊密性影響愛國心的強弱。愛國是一種自然反應,因為生活在這種關連之下,所以會對國家有所關注、期待與思辨,起初,我覺得這就是愛國。

    2.我想我對於愛國心的定義尚還停留在抽象層面。
    但如果要做出定義;那麼愛國就是願意為國家,也就是集體生活做出犧牲奉獻。反之,不愛國就是對於國家眾人之事務不理睬,叛國則是放棄國籍,與國家眾人之事切割。

    3.我不願意尊重多數是因為我追求某一種價值(假使這種價值是民主政治),這種價值不應為了愛國而放棄。愛國固然有對公共利益犧牲奉獻的精神在其中,但當與我追求的價值相牴觸時,我可能不再願意效忠國家,也就是不愛國了。
    我想我的愛國心並沒有強大到我願意為國家革命。
    集體的壓力讓我失去行動力,而思辨在獨裁統制下也失去效用。愛國心如果照我一開始的定義,顯得十分薄弱。

    5.推論到最後,愛國心好像只是使人民成為國家的工具。



    對於愛國跟愛政體的概念,並不是很了解。

    回覆刪除